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茨菰是什么(中国哪里的茨菰最好吃?)

时间:2024-08-14 10:15:19 浏览: 100

在“泮塘五秀”中,“茨菰”或许最令人迷惑。不仅能写作“茨菰”,还能叫慈姑、慈菇、茨菇,以及白地栗、剪刀草、燕尾草、蔬卵、水芋......


这个长得如同拉长的逗号、斗大流星锤、男丁的XX的南方特色蔬菜,味道也是颇有特色,虽然有一种独特的苦涩,但是如同品茶一般,几颗下肚之后一股回甘涌上口腔,与红皮赤壮的五花肉同焖,肥而不腻、鲜香可口,那年味瞬间就涌上心头。


茨菰,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对北方人来说,茨菰是种相对陌生的食物。著名吃货汪曾祺先生写过,北京的菜市场上偶尔有慈姑(茨菰)出售,他买的时候总有人问他“这是什么”,他往往答曰“慈姑”,而如果对方追问“慈姑是什么”,汪先生就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了。



事实上,茨菰这种只产于南方水土的蔬菜,不但在旧时属于“特产级”的岭南农产,就算搁到今天来说,她依然属于世界范围内的小众食物。毕竟慈姑是一种原生于亚洲热带地区的作物,历史上除了中国南方有慈姑的食用记载以外,就只有日本这个国家还大量栽培食用了。尤其是慈姑的上市周期短(约3个月)、食用方法少等原因,甚至连国内的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种传统的秋冬食材。



事实上,不少人连“慈姑”的官方名字到底是什么,都不一定知道。在民间,慈姑起码有三四种写法:茨菇、慈菇、茨菰等。而根据《农政全书》卷二十七记载:“慈姑,一名藉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



在这里,“姑”字是母亲的意思,有人想当然给它加个草字头,显然是不对的。而同为谐音的写法是“茨菰”,其实“茨”和“菰”都是一类水草,生境分布都和慈姑相似,但合在一起就只是错别字而已。因此,根据官方的说法,她的大名就是不像是植物的“慈姑”。


慈姑的食用部位是她的球茎,大小如乒乓球,状如椭圆的小球上长了一根长芽,其成分无甚特别,主要是淀粉,在古代是一种秋冬时的替代性粮食作物。而现时慈姑多出现于年节时期的餐桌上,主要是因为她的外形名字有“多字多福”的寓意。


五花肉,才是茨菰的最佳伴侣


说到茨菰的味道,大部分吃过她的人都难以描述,反倒是古人李时珍就一针见血地批道:“须灰汤煮熟,去皮不致麻涩戟咽也。”可以看出,茨菰的味道特点,就是一个“涩”字。



大部分人认为,茨菰属于“瘦物”,用动物油煨煮之后才会变得好吃。这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细心研究过茨菰的人就会发现,其实茨菰焖肉和土豆焖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蔬菜吸收了肉的油脂后,降低了整道菜的油腻度,还增加了沙沙的口感,所以实质上这是一种改善口感的做法而已,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把它们的味道改善。



这就是为什么茨菰往往只跟烧肉、五花肉一块焖,而土豆还可以焖鸡、焖牛甚至焖鱼的原因:因为猪油可以改善茨菰的涩味,而其他肉类则效果不佳。


茨菰的涩味来自于她本身的营养成分,而这种成分大概是可以溶解于油脂里头。不过,不同的油脂,由于结构成分的差异,它们吸收这种苦涩成分的能力又不一样。



牛油对茨菰的苦涩味道几乎没有任何吸收,而猪油可以吸收大部分,而能达到吸收效果最好的动物油应该是羊油。不过由于羊肉自身带有膻味,它虽然能把茨菰的苦涩味去掉,但茨菰又会反过来吸收膻味,而且会出现一种特殊的酸醋味儿,令整锅菜的味道全然变型。


因此自古至今,虽然羊肉、茨菰都是秋冬常食,但很少听说有人会把慈姑加入羊肉中煮,其中就是有这种原因。



所以,在普通的肉类中,猪肉明显是最有优势的动物油来源,加之猪肉本身不像牛肉那样带浓烈个性的味道,所以茨菰吸收之后,只是多了一份肉香,对菜肴的味型是锦上添花。


再看如鸡、鸭、鹅之类的肉类,不但因为吸收茨菰苦涩味的能力很弱,而且尤其是白肉类很容易被茨菰的苦味带偏,所以除了个别地方有茨菰焖鸡的特色菜以外,就更加少见于搭配茨菰了。


中国哪里的茨菇最好吃?


宝应茨菰


江南是个温柔地,不少地区都有茨菰生长,江苏的宝应县更是被称为“中国茨菰之乡”。



茨菰在江苏宝应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唐代即列为朝廷御用贡品,清代列为重要土产,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更是百姓的救命食品;民国县志特别记载,宝应茨菰组织紧密、实坚如栗、味甚鲜、既可佐餐又可制味。


宝应的下舍茨菰有侉老乌、紫皮子、大白皮等品种,尤其是紫皮子历来以粉足、味甜、个头大、营养高而著称。这里出产的茨菰个头大而圆,有的重达40多克,嘴子短而粗还带弯曲,产量高、品质好,剥下青紫色外皮,洁白如玉,脆嫩的肉质,煮烧烹炒,都好。



江南人不但擅长种茨菰,还善于吃茨菰。不仅有茨菰烧大咸菜、茨菰烧肉、茨菰豆腐汤,还有茨菰焖牛肉、拔丝茨菰、茨菰丸子、油炸茨菰片、煎茨菰饼,甚至在宝应,当地人为招待客人或亲朋好友,往往会献上一席“全茨宴”,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斗洞茨菰


既然茨菰是“泮塘五秀”之一,广东当然也有好“茨菰”。广东出产的茨菰以细腻、绵实、粉香著称,其中尤以广东台山的斗洞茨菰最佳。



据记载,在300多年前,广州泮塘就以盛产茨菰闻名。因为茨菰白皮白肉个头大,而且形状如男丁“命根”,有“添丁”的意头,加上上市的季节刚好在春节前后,因此在传统年宵菜里,茨菰的出场率非常高。


时至今日,泮塘已经不再盛产茨菰,而在台山大江斗洞村,却仍然盛产着广东最优质的茨菰,其柄粗短、肉质饱满而特别松甜,大者可重达200克,适于炒和焖。


据说,斗洞茨菰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几近绝种,于1961年再度种植,种植面积约300亩左右,即使如今,其种植面积也不过千亩左右。



斗洞适合种茨菰,除了与水土有关外,与这里的气候也有一定关系。因为茨菰在生长期时一定要有充足的阳光,而在成熟前要吹猛烈的北风,茨菰才会特别甜、大、粉。斗洞则能满足茨菰的这些生长要求。



说口感,茨菰讲究“粉”,一般茨菰的“粉”是带“沙”的,吃起来有种乱糟糟的感觉。而斗洞茨菰的“粉”是有汁、带嫩而糯,酥软酥软,非常细腻又不会呛喉。至于味道,斗洞茨菰即使在焯熟后闻起来都只有茨菰特有的香味,却没有腥臭味,吃起来鲜美可口而苦涩味非常淡,甚至可以说是尝不出来。


云南大茨菰


近年来,来自云南的大茨菰在广州也不断走红,除了大,还是因为“当造”。



事实上,茨菰虽然多出现于年节时期的餐桌上,但其实在广东一带种植的慈姑,最好吃的时节反而是冬至前后和农历三月三前后的两趟收获,刚好都与春节“擦肩而过”。


因此,有去过菜市场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冬至的茨菰个头比较大也比较粉,春分至清明时的慈姑也特别甜,反而是春节期间的茨菰个头略小。不过通常为了“迁就”春节,只能硬着头皮买一点罢了。



而云南大茨菰的好处就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它只能收获一趟,而这趟收获刚好就在冬至后到农历二月左右。


因此,不光看品种、环境、气候等差异造成的影响,春节期间上市的云南大茨菰,个头不但大,而且更甜,而且口感比广东本地的茨菰更粉糯,而且青草味很淡。所以云南大茨菰削皮洗净后,也可以保持乒乓球一样的大小,而且白白嫩嫩的,焖煮起来也容易入味,非常适合“老广州”们用来煮“五花肉焖茨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