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波罗蜜多什么意思(“波罗蜜多”如何解释?)

时间:2024-12-01 13:30:26 浏览: 100


“波罗蜜多”一字的梵语是Paramita,意为度,又名波罗蜜。其中,“波罗”的本义是“彼岸”的意思;“蜜”的本义是“到”的意思。印度人通常将把某件事情做的极为圆满完美无缺,称为“波罗蜜”,也就是达成目标、实现理想、事业成就的意思。

除此之外,印度人也将做某件事从开始起步到达成目标之间所经历的过程和方法,称为“波罗蜜”,这就是佛教中常用的“度”(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能够透过万事万物的形相,而到达那个不可思议、不可知、无量无边、无形相的那个本体的境界,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盘彼岸。所谓的“涅槃”,即是“寂灭”、“灭度”、“无为”,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也是生死轮回之后所获得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佛教的这种精神境界,就是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反的、充满着欢乐的永恒的境界。这是得道的境界,道家所追求的“彼将处乎不深之度”的人生境界一样,佛教的这种人生境界,与人的审美境界完全合一。即人如何从现实生活苦海中得到解脱,如何“见性成佛”,以达到“涅槃”的最高境界。它需要通过般若直觉,表达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通过超脱的空灵意识,去追求对人生自由的热切渴望。

“多”,在此读作dā,而不能读作duō,是梵文中的一种语尾词,类似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矣”字,或白话文中的“了”字。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作者故意把“多”字与前面的“般若波罗蜜”分开,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错误地简称为《多心经》,使得后来不少人将此字误读成了duō。其实,人就这一颗心,就已经妄想、颠倒、执着无有穷尽,足够麻烦的了,倘若真的有多颗心,那还如何得了。

梵文文法与汉文文法有所不同,通常梵语名词在先,动词在后,因此 “波罗蜜多”的梵文意思就是“彼岸到了”。而译成汉文,则是“到彼岸了”。佛陀创立佛教的目的,就在于能使众生的苦厄得以解脱,达到超越苦痛的境地。因此,佛教将能解除人生苦厄的方法,称之为“波罗蜜多”;并将依照佛教的方法对治妄想、颠倒、执着,使自己从苦厄中得到解脱,也称为“波罗蜜多”。

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 ,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永超生死地。以渡河为例,动身之处便是“此岸”,凭借舟船或者桥梁抵达欲到之处就是“彼岸”。此处所说的彼岸,则是佛教的专用术语,特指佛教所追求的理想精神境界,通常是指做一件事情的圆满成功。

佛教认为,处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对此岸也许并不陌生,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彼岸究竟在什么地方。很多人耗尽一生,苦苦追寻,却往往无果而终。《心经》就是要告诉人们,真正的彼岸其实就是“既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当一个人在没有到达彼岸之前,通常会说“我在此岸”,然当他真正抵达了彼岸之时,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所谓此岸、彼岸之分;也没有所谓“我在这里”或是“我在那里”这些事。因为此时他会发现,所谓的“我”,其实早已不复存在了。人若悟达此种思想境界,佛教认为此人已经到达彼岸了。也就是说,众生如果能以《心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证悟到世间一切事物本来都是“缘起性空”、“诸法空相”的,不仅人是空无自性的,就连佛法本身也是空无自性的,就是到达彼岸了。

在佛教经典中,“般若”经常与“波罗蜜”连用,而成为“般若波罗蜜”,汉译为“慧度”的意思,即智慧波罗蜜,是菩萨为普度众生,必须修炼的六波罗蜜之一,被称为“诸佛之母”,意思是通过智慧达到彼岸。早期的《大般若经》,就曾被称为《大慧度经》。佛教认为,此岸如苦海,无舟而不能渡。其实,众生想要度尽苦厄到达理想彼岸的修行方法有很多。小乘佛教有“十波罗蜜”之说,大乘佛教则有“六波罗蜜”之说。所谓“六波罗蜜”,又被称为“六度”。其中“般若波罗蜜”,即为“六度”之一。

前面讲过,所谓“六度”,是指可以帮助人们脱离苦海、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圆满快乐彼岸的六种方法,也是学佛之人必须遵循的六种行为准则:

1.布施波罗蜜,梵语“檀那”。所谓“布施”,就是奉献自己的物质、精神、甚至生命,去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佛教认为,布施不仅能对治一个人的悭贪,同时可以帮助他人消除贫弱。布施波罗蜜,又可分为以财、物布施,令他人生活安乐的“财布施”;教他人以佛法真理,令其开悟的“法布施”和慈心不杀,令他人无所怖畏的“无畏布施”三种。

由于凡夫在布施时,通常会执着是“我”在布施,是“他”在接受布施,以及所布施的为何“物”,这就是佛教所谓的“三轮不空”。因此,凡夫布施所得功德,便不能清净无漏,并因此会在善道中轮转不已,不得解脱。由于菩萨没有上述执着,也就是说,菩萨在布施时“三轮体空”不着相,因此才能度尽苦厄,抵达究竟涅槃的彼岸,也正因为如此而被称为“布施波罗蜜”。

2.持戒波罗蜜,梵语“尸罗”,是说要持守清规戒律,具众威仪。要谨慎身、口、意,防非止恶,不应该做的绝对不做,应该做的积极努力去做,并以无缘慈悲济度众生,拔苦与乐,平等利益,饶益有情。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时常以此自省,来对治可能发生的毁犯、恶业,使自己身心保持清净清凉。

通常,凡夫持戒的目的,有些是害怕自己堕落;有些是为了能生天道。小乘人持戒的目的,则主要为了自己了脱生死。大乘菩萨除了为戒除贪、嗔、痴等业习,不堕恶道而持戒外,主要是为了利益众生。也就是说,一切对众生有益的事情,菩萨都要积极努力去做,如若不做,就是犯戒。所以,菩萨戒里的“饶益有情戒”很不容易受持。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执着,便被称为“持戒波罗蜜”。

3.忍辱波罗蜜,梵语“羼提”,正名为“忍”,用以对治嗔恚,使心安住。佛教认为,“忍”,就是没有任何抗拒或者不信,就是能忍而心不动。若想彻底解除人生的苦痛,需要极大的坚忍才能成功。只有具有坚忍,不怕困难,忍受逼害,冲破险阻,才能勇往直前的去做自他俱利的事。菩萨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即称为“忍辱波罗蜜”。

佛教通常将忍辱分为生忍、法忍和无生法忍三种。所谓“生忍”,即“耐怨害忍”,意思是说,若遇怨憎毒害,能安然忍耐,没有报复之心。所谓“法忍”,即“安受苦忍”,意思是说,若遇水火刀杖,贫病寒热,众苦所逼,能恬然忍受。所谓“无生法忍”,即“谛察法忍”,意思是说,能谛审诸法本来不生不灭,从而安然接受。

菩萨因觉悟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世间一切,都只不过是因缘幻化并不真实。因此,当遇到怨憎毒害时,心中就不会产生或执着有人企图加害于自己,或“我”在受苦。也就是说,菩萨已经觉悟了达“本来无我”,并由此没有执着自己是在忍辱。另一方面,菩萨的本愿是要度化一切众生,现在看见众生正在痛苦烦恼,理应去度化他,便不会对加害于自己的人起嗔心,自然就能够忍。也就是说,菩萨既然没有嗔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忍,也就不必忍了,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他正在忍呢。诚如《金刚经》所说:“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意思是说,我的忍辱不叫忍辱,本来就没有所谓忍辱这回事,只不过假借名称叫作“忍辱波罗蜜”罢了。《金刚经》中还记载:佛在做忍辱仙人时,曾被歌利王支解身体,但他不仅没有生起一念嗔心,还发愿将来成佛时要把支解他的歌利王(即阿若憍陈如的前身)作为自己度化的第一人。因此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后,首先到鹿野苑找到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向他们宣说了自己证悟的真理。佛教认为,初发心菩萨应该如是学习忍辱:即观想毒害我的人,可能是自己的前世父母,对我有恩,应该忍;或观想这个人曾经是自己的儿子,即使做出了一些傻事,也应该忍等等。

以上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三种波罗蜜,无疑重在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改善。

4.精进波罗蜜,梵语“毗梨耶”。所谓“精进”,就是勤劳奋发而不懈怠、不懒惰。即对于任何善事,都会不怕艰难险阻,抱定决心去做。世间凡夫,为了自己将来能发达或出人头地,努力地读书、工作、赚钱,虽然也可以称为精进,但与佛法所说的精进,还是有所区别的。佛法所说的精进,是指勇猛修行一切善行,降伏制止一切恶行而言的。例如,菩萨观察到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受尽各种苦楚,发愿要努力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给众生种种利乐,所以要精进度化众生而不懈怠。若菩萨有一念的精进心想要自己解脱生死,证入涅槃,就是菩萨的懈怠与堕落。虽然菩萨最终也要证入涅槃,但菩萨不能仅在个人证入涅槃上精进,而是要在度化众生的事业上不断精进。

5.禅定波罗蜜,梵语“禅那”,即修习禅定,使心止于一处而无有妄念,以对治散乱。所谓“禅定”,汉译为“静虑”、“定”、“三昧”和“智生”。即精神高度的安定与集中的一种境界。

佛教认为,世间凡夫欲爱与知见的扩张,是与自己内心的散乱密切相关的。人的心,犹如一池浑水,要想澄清,需要静静地等待沉淀。当然,这静心的过程,绝非是一动不动地静静坐在那儿打瞌睡,而是要在清静之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使之没有妄念,没有造作。因此古贤们常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有坏时,静坐毕竟成佛道。”这就是说,禅定的力量可以把人的精神高度集中起来,以便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才可能生起智慧。当然这也是众生体验真理、生发智慧必要的一种特殊心理训练。佛教认为,由散乱的心观察的东西,往往充满妄想,并非真实正确。只有在禅定中观察的东西,才是真实正确的。同时佛教还认为,只有具备高度禅定才能发起六神通,才能广利众生,所以菩萨必须修习禅定。

不过,通常人们一旦走出了禅定的心境,自己的心依旧还会纷飞散乱起来。因此上面的五种波罗蜜,对于苦痛根源的爱见,还是不能彻底解决的。

6.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即“智慧波罗蜜”,为万行之总体,能分别真理,对治愚痴,开发真智实慧,把握生命真谛。因此般若波罗蜜被看作“诸佛之母”,是因为所有修成佛果的人都需要经过胜义智慧的法门。智慧有很多种,梵文中对于能够带来证悟的胜义智慧用的是“般若”一词。只有这种智慧才能产生佛境。正如同世俗上所有小孩乃是由母亲产出一样,所有求得证果的人也都产生于般若智慧。般若佛母正是这一智慧的象征。

正如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中所言:“正如母亲诞生子女,超觉智慧诞生佛陀”,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所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意思是说,即使人们将六度中的前五度做得再好,也是浅层次的,也还是个瞎子,因为还没有获得般若深智妙慧,没有看到真相,“我执”、“法执”,还始终存在。只有具有了般若波罗蜜,人们错误的见解才能得到纠正,其他五种波罗蜜也才能得到如法的指导。


“诸佛之母”这一尊号同时也用于指称圣救度母,因为圣救度母是佛业的象征。因此,圣救度母又被称为“佛业母”。般若智慧可以带来证悟,佛业才是推动这些智慧得以诞生的真正力量。

佛业产生于三身法。正如第五章所讲,法身是所有修成证果的佛陀所持有的一种超越形相的智慧境界。此外,佛还会从超越形相的法身发散出报身和化身,以利益众生。这三种形态统称“三身”。

因此,佛业中的“业”与我们论及世俗者的因果轮回图中的“业”(因缘)涵义有所不同。佛业中的“业”指的是修成证果之后的行为,也就是普度众生,令他们精进修持,以至证得菩提的行为。因此,佛业又通常被译为“佛力”、“佛行”及“菩提行”。

由此可见,以上所说的六波罗蜜,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必须实践的六种德目。其中尤以“般若波罗蜜”为要,被称为“诸佛之母”,成为行使其他五波罗蜜的依据,因而在波罗蜜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