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清明节要干什么事(清明“5件事”要做,愈早愈好)

时间:2024-07-15 12:00:06 浏览: 100

清明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鬼节,柳节等。本是农业二十四节中的一个农业节气,后发展成为中国“4大民间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遵循一系列的清明习俗,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清明户外踏青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继续关注和聊聊关于清明节期间有哪些习俗活动的话题,旨在介绍清明节期间的一些主要民间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演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慎终追远,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祝愿美好未来: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此习俗始于“先秦”,盛于唐宋。到了明清时代,就成了上至朝臣下至平民平姓,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人数多少的一种祭祀活动。

但是根据祭祀的场所,分为“堂祭”和“墓祭”。所谓“墓祭”就是“扫墓”或者“圆坟”。

图片03~04):清明缅怀先烈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纸钱、香烛、酒食果品等物品,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祭拜和扫墓。在墓前,人们会焚烧纸钱,献上供品,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也是对先人恩德的感念和回报。

所谓“堂祭”就是大富人家在自家修建的祠堂里(皇家的堂祭实际上就是太庙祭),供奉祭品,然后举行相关仪式的祭祀活动。

基于此,现代生活中的祭祀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还纪念在历史上为民族建功立业,做过善事的人物。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烈士陵园)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就成了我们进行革命红色传统教育,缅怀先烈,祝愿美好未来的重要形式之一。

图片05~06):清明祭祀先祖


清明时节踏青游玩赏春,正是春日寻趣的大好时机:

除了扫墓祭祖,缅怀先烈,憧憬未来外,清明节还是户外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

踏青最初称为“春游”,或者“探春”“寻春”等。始于先秦时代,也有说始于魏晋。

《晋书》中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去游春赏景。至唐宋时代尤为盛。

《旧唐书》中说:“大历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游玩已在当年盛行。只不过是,当年的“大历”与现在通用的公历,在时间的称谓上有些差异,但自然应景大体是一致的。

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欣赏春天的美景。踏青活动不仅能让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还能增进亲情和友情。

图片07~08):清明户外探春旅游


到了宋代,踏青之风不但流行而且还盛行。欧阳修在他的《阮郎归》中说:“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看看,宋时的清明,人们不但外出户外踏青,还解罗衣荡秋千。清明习俗活动,有很多种。

现代社会之中踏青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如野餐、徒步、骑行等,成为人们享受春光、亲近自然的重要户外“踏青”方式。

插柳戴柳驱邪避祟,警示人们“纪年华,惜红颜”留春绿意:

清明节期间,各地人们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人们会折下嫩绿的柳枝,编成环圈或帽子戴在头上,或者将柳枝插在门楣上或屋檐下,别在床头上,寓意着“驱邪恶避虫害”迎接春天的到来。

图片09~10):清明柳树新芽,降雨增多


这一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柳为春季应时之木,得春气之先,是生命力量的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就视“柳”为驱邪避祟之物。清明祭祖扫墓,俗信认为会有邪祟出现。为了防止邪祟侵扰,人们就用“柳”插户,“柳戴头”等方式来规避这些邪恶的“迫 害”。

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柳”是可以驱鬼的,称“柳”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之中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清明节“不插柳,不戴柳”已成为当时禁 忌。

那么这个“柳”是插在什么地方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个“柳”主要是插在门楣上,放在屋檐下,或床头上。

图片11~12):清明时节,杨柳依依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但是,由于家家户户都采摘杨柳枝插杨柳,所以杨柳的枝条就不够采摘了。

于是就有宋人著诗说:“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死了变猪狗”。所谓“戴柳”就是将柳枝摘来“圈”成柳枝帽戴在头上。女性可以直接将柳枝插在头上。以示对生命力的祈求,挽留“青春”以纪年华。

荡秋千,以示童趣盎然,增进健康,培养“勇毅前行”的精神:

荡秋千也是人们在清明节嬉于游乐的传统习俗民俗活动之一。

在古代,人们会在清明节这天设置秋千,供人们娱乐。最初的秋千只有2根绳子,用来荡够足够的高度以取食物。后来,为了考虑“舒适度”而增加中间的“短 板”,使人荡起来更加舒适更加有兴趣,故称“半仙之戏”。

图片13~14):清明“半仙之戏”荡秋千


最初的秋千叫“千秋”,为什么这个名字会发生“倒置”呢?原来是在天宝年间,宫嫔妃们在荡秋千时,被帝呼为“半仙之戏”时,避讳“千秋万岁”的颂词而发生改变,并一直沿用至今。

荡秋千不仅能让人们锻炼身体,还能带来欢乐和愉悦。在现代社会,虽然秋千的形式和材质有所变化,但这一习俗仍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放风筝,天高任鸟飞,如今的放风筝含义与起初的用意“相去甚远”: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期间常见的节间活动。

人们会在空旷的场地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欣赏风筝在蓝天白云中翱翔的美景。放风筝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还能让人们释放内心的压力,享受飞翔的自由。

图片15~16):清明时节放风筝


但是,最初的“放风筝”并不是这个意思。“放风筝”起源于人们对“疾病和困苦”的摆脱祈福。在那个物质溃泛和医疗技术不发达年代,人们常常被各种疾病和生活的艰难困苦所羁绊,为了摆脱这些疾病和困苦的煎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人们就把疾病和困苦写在风筝上,把它放得高高的,然后剪断风筝线,让风筝把一切疾病和困苦都带走。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清明习俗的现代演变,有着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地传承发展和与时俱进地创新。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消防与环保和文明祭祀,提倡绿色扫墓、无烟祭祀,电子祭祀(如云祭扫)等新型方式。

图片17~18):清明时节雨纷纷?天晴才好


同时,一些地区还开展了以清明文化为核心的节日祭祀活动,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习俗的传承与演变,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和祖先,珍惜生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清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