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屠苏酒是什么酒做的(为什么要喝屠苏酒?)

时间:2024-08-12 12:30:23 浏览: 100

北宋名相王安石写过的一首诗《元日》估计很多人都会背。这首诗现在入选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的课本之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面提到了一句话: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何物?

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撰的《太平御览》中对屠苏是什么有单独的条目注解。

《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苏。

《广雅》曰:屠苏,庵也。——《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九》

从《太平御览》引用的两种文献来看,屠苏应该是一种房子之类的建筑物

如果屠苏是房子,王安石这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显然表达了新年时人在房子中的感觉,春风送暖,突显新年的喜庆和吉祥,这个“入”写的特别的传神。一个“入”字将这种氛围完全烘托。

翻开部编版的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本,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解释。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译成屠苏酒,这句话就变成:和暖的春风吹来,大家欢乐地畅饮屠苏酒。

什么是屠苏酒?

这是一种药酒,不是普通的酒。这种酒是怎么酿成呢?

医圣孙思邈在《千金方·伤寒方上·辟温第二》有详细记载,需要七种药材。

大黄(十五铢) 白术 桂心(各十八铢) 桔梗 蜀椒(各十五铢) 乌头(六铢) 菝(十二铢)

同时还记载着详细的操作,十分讲究。

在十二月的晦日正午的时候,将这些药物装好沉到井中直到井泥的位置,等到正月初一的时候,将这种药提出井外,然后放到酒中多次煎沸。

饮用的时候也很有讲究。

方向:于东向户中饮之

喝的人:先从小起,然后再到大,再到老。

喝这种酒有什么好处呢?

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千金方·伤寒方上·辟温第二》

有这等妙用?估计看到这里朋友都很有兴趣了。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知常容不是学医的,也不懂,各位最好看原文,上面已经注明出处,而且一定要请教中医大家方可,不可胡乱配制和饮用。

再说这种酒是在正月初一喝的,现在也已经过了时节。

有人就提出一个问题,那“屠苏”到底是房子还是酒呢?

屠苏即是酒也是房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他撰写的《夜航船》记载着两者的关系。

张岱说屠苏酒起于汉代,汉代有人在草庵中酿酒而得名,在除夕那一天将药放到酒中,然后到了正月初一饮用,时间上差异不大,但是制作药酒方法与孙思邈的记载还是有很大差异。

饮用的顺序和孙思邈说的一样,先少再老。为什么要先少再老呢?张岱作了进一步说明。

先少者,后老者。以少者得岁,故先之;老者失岁,故后之。——《夜航船·天文部·春》

一般酒都是长者先喝,这种先少后老的反常举动显示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在,这个等一下聊习俗时会继续聊到。

这样屠苏是房子还是酒的问题算是搞清楚了,在我看来屠苏在这里就是双关的

这种“腊药”为什么后来成为一种习俗呢?

南北朝梁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这种习俗的形成。

《荆楚岁时记》是记载荆楚之地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他在书中记载大年初一要放爆竹,还要喝桃汤。

什么是桃汤呢?用桃木煮成的液汁。

大家都知道古人认为桃木是可以辟邪的,桃木辟邪可能与夸父,门神神荼,郁垒等传说有关。王安石这首《元日》的诗中的新符旧符就是指桃符,桃符就是对联的前身。

桃汤显然是被古人认为用来辟邪,压百鬼。

他同时还交待了一件事情:

今人进屠苏酒、胶牙饧,盖其遗事也。——《太平御览·时序部·卷十四》

他说今天的人,自然是指南北朝时的荆楚之人喝屠苏酒,胶牙饧也是延续辟邪压百鬼的目的,也就是喝桃汁的习俗的延续。回头去看为什么先少再老显然也有这方面的讲究。

胶牙饧是一种麦芽或谷芽混同其他米类原料熬制而成的粘性软糖,现在还是有的。

这样看来,王安石的《元日》描绘的新年场景与梁宗懔记载的楚地习俗很吻合。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人,属于楚文化影响范围,吻合自然也不奇怪。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喝屠苏酒的习俗最晚起于南北朝,是楚地的文化习俗,也有可能更早,因为张岱说汉代就有屠苏酒了。

这大概就是王安石《元日》这首诗的背景拓展介绍了,这首七言绝句是美诗,又是北宋迎新年的习俗文献载体。

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