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饭店在上海建筑史上,是第一座哥特式风格的现代派建筑,被誉为远东一楼,开业时是上海滩最豪华的酒店,9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上海滩最豪华的酒店之一。
它位于上海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外滩,在几十幢风格古典的老建筑中,拥有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的和平饭店显得十分抢眼。它是上海第一家带餐饮业的旅社,拥有9个国家风格的特色套房及众多别具特色的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酒吧及屋顶观光花园等,内部装饰的文艺复兴风格,人们走进其中,仿佛穿越到了老上海的岁月。
和平饭店前身为华懋饭店,原名沙逊大厦,是如今的外滩地标之一,和平饭店北楼。创始人是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沙逊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在上海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已达到数百万美元,曾一度在上海拥有1,800多处房产,如著名的沙逊大厦、汉密尔顿大楼、华懋公寓等都属于这个家族。
一次,维克多从外滩的这段南京路一眼望去,汇丰银行、海关大楼,都那么漂亮,所以决定在这里也建造一座自己的大楼。他请来当时远东地区极负盛名的事务所——公和洋行为其设计,选用当年非常时尚的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风格,由华商新仁记营造厂参与承建。
1929年,当脚手架拆掉后的那一刻,人们立刻为眼前的这个时尚建筑风格所震惊,高楼超过了10层,77米高,为上海首次。之后,它的时髦成为上海滩最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成为了上海滩特有的一景,同时也代表着沙逊家族事业的顶峰。
在这座和平饭店里,最宽敞奢华的房间要属顶楼设置的可以俯瞰外滩全景的沙逊总统套房。它曾经是维克多•沙逊本人的私人寓所,缔造了总统套房的标杆,窗外有无可匹敌的江景。当年维克多在房内眺望外滩的时候,将这里望去的迷人景致,称之为“缪斯”。可见当时的他有多么的沉醉和享受!
在和平饭店的顶楼还有一个观光花园,从这里望去,可以饱览黄浦江两岸,看日昇日暮,赏外滩夜晚的光华璀璨,美不胜收。
现在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从旋转门进入,大堂内的地板铺有乳白色的意大利大理石,顶部的青铜雕刻吊灯豪华典雅,还有最令人情不自禁驻足仰望的八角形彩色玻璃天顶,阳光透过金色与粉绿相间的玻璃,倾泻而下,温暖又舒适。
大厅中央,还摆放着一个“和平鸽”,是和平饭店90周年庆时由著名玻璃艺术家施森彬创作的,用1580片琉璃做成,依托传统琉璃工艺塑造了和平鸽展翅的优美姿态,整体晶莹剔透,典雅端庄,成为和平饭店90年庆典的高光华彩。很多游客参观时都喜欢围着它转一圈,说是可以带来好运气,但这么一转,也恰到好处地多角度欣赏了这一传统琉璃的工艺之美了。
在和平鸽的四面,还有四幅上海缩影银版画,展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外滩风貌。
另外,这里还有镇店之宝——拉利克艺术玻璃灯罩,据坊间传言,这个玻璃制品能抵得上半个和平饭店,创始人是雷内•拉利克,新艺术时代最著名、最耀眼的艺术大师,他的玻璃艺术品如同珠宝一样,都是新艺术时期的珍宝。
而拉力克艺术玻璃是上世纪风行欧洲的一种特殊玻璃艺术品,这种玻璃在烧制过程中溶入了锑、砷及钴,具有特殊的色彩及立体效果,远看是乳白色,近看是暗蓝色,迎着光呈鲜红色。
如果游客们细心留意,在和平饭店里,随处可见的各种几何图案装饰图案中,除了线条,还有很多“狗”,在酒店电梯地板,马赛克拼起来的就是一对灵缇犬。这是欧洲贵族养来追逐野兔的灵缇犬,也是和平饭店的第一任主人沙逊家族的喜好。
当年这座大厦建成以后,金融地产大亨维克多·沙逊爵士还把爵士乐、派对舞会和下午茶都引到这里,将酒吧改名为“爵士酒吧”,打造成当时上流社交派对和奢华晚宴舞会的流光溢彩之地,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名流政客在这里粉墨登场:
孙中山在这里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蒋介石、宋美龄在这里举行了订婚典礼;
英国文豪萧伯纳、喜剧大师卓别林都在这里住过;
英国剧作家诺埃尔·考沃德在英国套房写出了名著《私人生活》;
……
上海解放后,1952年环太平洋亚太国际和平会议,这里正式易名为“和平饭店”。1956年3月8日再次开业。
2007年至2010年间,和平饭店的缔造者,费尔蒙品牌携手酒店室内设计顾问公司 HBA,联合建筑专家、历史学家、装饰艺术专家等对其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精心修缮,修旧如旧,以存其故。整个修缮过程不仅完整保留了酒店内最为经典的时代设计和文化元素,还完美还原了这一地标建筑架构的完整性。
如今这里每天仍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据说最便宜的客房住一晚都需要2000元左右,在节假日都可能涨到3000以上,最贵的九国套房,住一晚要9000元以上。经典的和平饭店参观路线是:大厅—爵士酒吧—和平博物馆—东区走廊—外滩东门—华懋阁—龙凤厅—拉力克走廊—和平厅。游走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它古典的装饰美,辉煌的历史和流传的故事,还有扑面而来的二三十年代上海怀旧风情。